美日外企纷纷撤离中国:雪崩之后,没有幸存者

这几天,日本和美国,几乎同时宣布(或者建议),用重大补贴政策,鼓励本国企业撤出中国。

日本宣布启动“改革供应链”的计划,用2200亿日元(约142亿人民币),资助日本企业将生产线从中国转回日本;用235亿日元(约15亿人民币),资助从中国转到其他国家。

几乎同时,美国白宫首席经济顾问库德洛建议(注意,只是暂时建议),政府支付美国企业从中国撤回美国的全部成本,包括厂房、设备、知识产权、装修等等,100%报销。

为什么几乎同时,两国政府都希望本国企业撤出中国,而且听上去如此毅然决然?这些跨国企业,会听政府的吗?

本次疫情最大的影响在于,之前形成了全球分工的合作生产体系,但在疫情发生后,发达国家重新认识到了制造业的重要性。现在的全球制造业布局肯定要发生变化。2018年,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超过了4万亿美元,约为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增加值总和的27%。

美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刚刚超过2.3万亿美元(全球占比15.55%),日本的制造业增加值约为1.01万亿美元(全球占比超过6.8%),德国的制造业增加值超过了8300亿美元(全球占比5.6%),美国、日本、德国三国加起来才和中国制造业份额差不多。

01

刘润说

如果它们真的撤出中国,对我们意味着什么?

对此,知名商业顾问刘润先生提出了他的看法: “外企撤离,中国不会赢;而其他所有人,也都会输。”

在过去40年,全球的制造业汇聚中国,是因为中国有两个“比较优势”。

第一个比较优势,也是开始的比较优势,叫做“劳动力成本”。

中国在计划生育政策之前,实行过鼓励生育政策。我父母那一辈,伯伯这边7-8个长辈,舅舅这边也差不多。大量的人口,加上城镇化,提供了工业所需要的海量的便宜劳动力。中国制造的“成本优势”可以傲视全球。

但是,这个优势想要成立,有个前提:制造业,必须严重依赖人工。

工业机器人在这些年突飞猛进的发展。我在德国、美国、中国都参观过一些无人工厂。当工业机器人逐渐取代人工时,企业考虑设厂的第一因素,将不再是“劳动力成本”,而是靠近市场。

特斯拉把工厂设在中国,福耀玻璃把工厂设在美国,都是为了靠近市场。

第二个比较优势,也是后来的比较优势,叫做“供应链网络”。

当全球制造业,因为成本优势而汇集中国后,这些企业逐渐产生化学反应,形成彼此勾连的、复杂的供应链网络。3000家打火机配件企业集聚一个小镇,走一圈就完成生产,这种效率带来的比较优势,逐渐干掉所有国家竞争对手,输出全球80%的产量。

商业的本质,是交易。国际交易一旦锐减,各国闭门生产,整个人类的财富将会因为低效而锐减。

有人说,那不正是我们转型升级的好机会吗?我们自给自足,发展科技,中国或成最大赢家?

转型升级,是需要几年,十几年,甚至几十年的过程。

外企撤离中国,一定会对中国经济造成重大损失。同时,也会深深伤害日本经济。还会伤害美国经济。以及全球经济。谁也不会从中获得好处。

那这些外企,会听日本或者美国政府的吗?

我觉得,大部分不会。品牌商和供应链的关系,就是两块粘在一起的胶布的关系。外人一咬牙想要撕开它们,但是只有他们本人才知道,撕开真的是太疼了。

全球化,是不可逆转的进程。全球经济必将纵横交错、水乳交融,盘根错节,不分彼此。

外企撤离,中国不会赢;而其他所有人,也都会输。

02

摩根士丹利说

当前担心疫情引发产业链搬迁之声不绝于耳。我们的观察角度不大一样,我们跟产业链上的实际决策者—跨国企业们交流较多,发现这次危机其实会放慢贸易战以来产业链的搬迁趋势,而非加快。原因有二:

一,搬迁意味着新投资,但全球衰退阴霾无人愿投。经此一疫,欧美经济估计需要两年才能恢复原有的元气,中国以外的拉美、东欧、东南亚新兴市场不乏薄弱环节、易被疫情、汇率、债务三杀成多米诺骨牌,因此跨国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重中之重是保留现金、减少投资,而非新资本开支。我们的调研发现,原本一些公司在疫情前打算在中国以外投资设新厂,或者在其本国加大自动化投入,这些意向当前纷纷被延期。

二,以TMT产业链为例,全球龙头企业几乎都认为,中国在复工的展现的管理能力,进一步验证了它相对于其他新兴市场的制造业优势:在封城之后仅仅两个月内,疫情受控,生产能力几乎满血复活,不论是红黄绿码技术应用,还是体温、口罩、食堂隔断等公共卫生管理,以及员工的配合度,都远胜于其他潜在搬迁目的地如东南亚,后者目前正经历更坎坷的生产停摆供应脱臼。

03

肖磊说

美日两国看上去似乎是一副意志坚决要撤企中国的样子,但我可以这样告诉大家,中国制造业的存在,已经改变了全球底层的制造业逻辑和商业结构,美国和日本已经没有能力打破这种结构。就拿日企来说,在华累计投资已经超过了1200亿美元,然后现在日本政府要拿出22亿美元帮助日企撤离?开玩笑呢。

中国制造业的优势集中体现在:

1. 中国现在的制造业,对美国和日本,都形成了生态意义上的代差和维度层面的优势,超越了单纯的技术或规模意义上的竞争优势。

2. 中国从最基础的原材料加工、供给,到工业制成品,都形成了绝对的产业链和规模优势。在打造原材料供应链方面,除了“电力”和钢铁等,中国无论是生产,还是使用的其他基本金属,都是世界第一。

3. 除了原材料加工、成品供给,中国还有另外一个优势,那就是对工业制成品的消费。所以,就算不考虑规模和产业链的问题,仅仅基于对消费市场潜力和规模的考虑,在中国就近生产,也是可以给一个企业节省出大量成本的。

4. 中国在制造业当中,已经形成的技术性生态网络优势,跟整个制造业产业链优势已经完成了无缝对接。

所以,现在中国的制造业水平,已经用不着担心什么转移不转移的问题了,为了更好的践行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的发展理念,中国的企业,应该主动的转移一部分制造业环节,用来做全球产业的友好扩张,以及为将来对全球资源的整合而主动走出去。

很多人可能会说,那为什么中国还要稳出口,稳外资呢?道理也很简单,对于解决就业和赚钱这种事,没有哪个地方政府会嫌多。而且中国本身就需要捍卫自由贸易,继续向外界展现“改革开放”的决心,中国企业也需要大量的对外投资,如果你不欢迎外资,人家凭什么欢迎你。

但 中国制造业存在最大的战略性制约因素有两个:一个是能源价格问题,另一个是基础设施建设。

美国的天然气价格是中国的1/5,电费(工业)是中国的1/3,水费连1/3都不到,在这种背景下,未来中国的制造业整体生态成本优势,会被资源价格的持续高居不下而降低。

中国已建成的油气管道总里程也就12万公里左右,其中天然气管道7万公里,而美国有大约15万英里(约合24万公里)的石油管道和超过150万英里(约合241万公里)的天然气管道,油气管道总里程超过全球的40%。美国铁路的运营长度依然是中国的2倍。在机场等航空领域,中国跟美国的差距更大。

04

最后的话

至于疫情之后的世界如何,大家当前都是揣测,但有一点在跨国企业调研结果中较为明显:疫情促使下一阶段的产业更重视数字基建,即云服务、IoT、远程等。中国恰巧正在5G、数据中心、IoT等数字基建上加速,未来的商业基础设施或许优势得到加强而非削弱。

不久前,零售巨头Costco还宣布将在上海开设中国大陆第2家门店;丰田则表示将与一汽合作,在天津投资兴建电动车工厂。中国美国商会3月份调查显示,40%的企业将按原计划加大对华投资,比2月份提高17个百分点,证明外商在华投资预期趋稳,信心加快恢复。可见,外企也并非“全面撤离”中国。

不过,也应看到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,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加,国际引资竞争进一步加剧。联合国贸发会议近日发布《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》指出,受疫情影响,2020年至2021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将大幅下降30%至40%。同时,部分跨国公司可能作出应急性、战术性调整,对未来全球分工布局带来影响。此外,今年以来,不少外资企业生产经营受到疫情影响,利润再投资的空间受到挤压,短期内扩大投资意愿下降。

当前,全球疫情对跨国投资的影响仍在发酵,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发展趋势没有变,保持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,做好稳外资工作,既需要短期施策,更需要营造长期优势。要多措并举,在努力为外资企业排忧解难的同时,坚定不移深化改革、扩大开放,增强外商长期投资经营的信心。

从短期看,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,支持帮助外资企业复工复产是稳外资当务之急。目前,我国外资企业复工复产进度稳步提升。截至4月7日,全国8776家外资重点企业中,复产率超过70%的企业占71.9%;制造业企业复产明显加快,复产率超过70%的企业占76.8%。各部门形成合力,及时解决外资企业复工复产中遇到的难题,保障近期出台应对疫情影响的各项帮扶政策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。

同时,还要抓好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落地。通过网上洽谈、视频会议、在线签约等方式,持续推进投资促进和招商工作。充分利用各种招商机构和平台,加大投资环境和合作项目宣传推介力度。加强与境外各类商协会等中介组织合作,争取一批新项目签约落地。

从长期看,疫情并没有改变我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既定目标。要抓紧进一步缩减全国和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,重点加大金融等服务业对外开放力度,鼓励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、新兴产业、高新技术、节能环保等领域。推动中西部地区加大承接外资产业转移力度,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。

推荐阅读